第345章 普兰县城内(第1/2页)


    重新上车后,宁静说:“要不我们今天就睡车上吧,我现在已经适应了,没有高反了。”



    虎永刚摇摇头,“你还是小心一点吧。这里?的海拔高度还有4200多呢。”



    (普兰,汉字无论看起来还是听起来,都觉得很有诗意,其实在当地人的解释也很有意思:



    一种是“不让”,象雄文献记载:“不”最初指“头”,“让”指“马”,意思是“头马”;



    另一种说“不“在象雄语的中意思为“雪”,“让”的意思为“山”,是指“被雪山所包围的区域”;



    而在藏语中的意思为“一根毛成独毛”。)



    普兰县城很小,只有两条主要街道:一条是国道,一条叫陕西路。



    虎永刚在陕西路上找到一家叫做“金延安”的宾馆,门前有很大的空地可以停车。



    进去一问,老板、服务员都是陕西人,普兰县也是陕西的援建城市。



    老板人很好,标准间的标价为180元,虎永刚试探着讲了一下价,他就很爽快地降到了160元,而且停车免费。



    虎永刚有些感慨,不知道是黄土高原的人比青藏高原的人更淳朴,还是这家宾馆的老板来自延安!



    住的地方有了,接下来就是去寻找美食啦。



    虎永刚和宁静两个人都以为,这是陕西援建的地方,应该西北菜馆很多。



    没想到街上还是以川菜馆为主。



    好不容易看到一家“老陕面馆”,进去一问,只有面食供应。



    而这两人晚餐都是不吃主食的,尤其不吃面食。



    宁静说:“好久没有吃biangbiang面了,明天早上可以来尝尝。”



    虎永刚一问,居然师傅不会做。



    老陕面馆的师傅不会做biangbiang面,真是醉了!



    正当两人想随便找家川菜馆将就一下的时候,宁静看到了一家“毛家湘菜馆”。



    两人如获至宝,赶紧走了进去。



    对于湘菜,他们都不需要看菜单,就可以随口而来。



    虎永刚点了毛氏红烧肉和土匪猪肝,宁静要了剁椒鱼头、手撕包菜和茄子长豆,荤素搭配,又不是特辣,两人心满意足。



    吃完晚餐,两人路过普兰县文化广场的时候,发现一大群人在跳舞。



    这里的藏族人跳的舞和吉隆那边的“手镯舞”又不一样。



    这里的人和藏区大部人一样,都是围成一个圆圈跳舞。



    只不过,此时场上跳的叫“过卓”,这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藏族舞蹈,看起来比锅庄的舞姿更加丰富多彩,活泼跳脱。



    舞者男女都有,个个情绪热烈,气势粗犷,表现出藏族人民豪放、刚强、坚毅的xing格。



    一曲舞罢,再次跳起来的还是一种圆圈舞蹈。



    虎永刚两人经过“甲谐”之乡萨嘎县的时候,没有看到甲谐舞,在这里却看到了“果谐”。



    这种舞蹈又叫做“普兰果尔孜”,发源地就在普兰县,如今广泛流传在阿里地区的城市乡村。
【畅读更新加载慢,章节不完整,请退出畅读后阅读!】